返回上一页
摩登氧分 首页/呼吸之间
在冷静与热情之间,数字艺术先行者-张周捷

2021年03月01日 本文来源:Modern 02 图片来源:Modern 02 作者:Modern O2
分享到:

内容摘要:第三期,摩登大咖请来了数字艺术领域的先锋——张周捷,他既是数字艺术家,也是独立设计师,还是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教授。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展出,被众多博物馆、画廊及私人藏家收藏,被美国著名商业杂志Fast评为“2014中国商业年度最具创意100人”。

全球疫情之下,人们生活在半开放状态,当博物馆、美术馆、画廊间歇性与观众失联,艺术也被迫“隔离”。此时,那些被“关起来”的全球多元化多领域艺术家,画廊、艺术机构、博物馆、美术馆的负责人,他们的现状如何?正在做什么?摩登大咖推开了他们半遮掩的门窗,向大家展示艺术圈正在发生的故事,时光不停歇,艺术进行时……

【 艺 术 进 行 时 】

第三期,摩登大咖请来了数字艺术领域的先锋——张周捷,他既是数字艺术家,也是独立设计师,还是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教授。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展出,被众多博物馆、画廊及私人藏家收藏,受到CNN、《纽约时报》、《Wallpaper》、《Vogue》等主流媒体的关注报道,并被美国著名商业杂志Fast评为“2014中国商业年度最具创意100人”。

01
张周捷

早在十几年前,张周捷就已经意识到计算机与艺术的结合大有可为,毅然投身于数字艺术的创作领域。当时这个领域还没有多少人研究,也没有多少可以借鉴的案例,张周捷只能独自钻研,在不懈的努力和坚持下,做出一件又一件惊艳众人的作品。

02

03

05

06
张周捷部分作品

现在,数字艺术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而张周捷早已走在了这个领域的前沿,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他凭着十年如一日的热情,以及对待数字艺术的冷静严谨,在浩瀚无垠的数码世界里筑造起自己的艺术伊甸园。

“ 我是谁?”
“ 我正在做什么?”

【张周捷的自我介绍】

我是张周捷,2010年我从英国圣马丁艺术学院毕业归国,以数字艺术家和独立设计师的身份创立了Zhang Zhoujie®Digital Lab。十年来我一直致力于探索自然造物与计算机造物的关联性,利用计算机生形算法的不可预测性,呈现出数字技术本身的创造力,并通过大量的研究与实践作品,展开对造物本质的重新思辨与讨论。

现在我每天都很忙碌且充实,在思考创作的同时,也在继续组建和培养团队,花了很多时间找合适的人才。这似乎和创作无关,又好像有关,因为以前我是一个人在钻研,现在我们是一个团队在作战,就是希望我的想法理念可以更好、更专业地呈现。另外我还要授课,参加一些活动,做自己的作品,所有事情结合在一起,其实都是为了能够把计算机的创造力释放出来,争取做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近年来,张周捷创作了大量的纯艺术作品、公共艺术作品和家具设计作品,他的作品展示了他对于计算机“算力”的不竭探索,以“计算机”代替“人”作为创作者,将计算机逻辑的极简性、艺术结果的多样性和不可预见性表现出来。

【翱翔高楼的巨型“翼”】

在上海嘉定的一座高楼之上,有一只翼身长达13米,自身重达1.5吨的巨型飞鹤,这是世界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飞行动态数字装置,也是张周捷数字实验室历时两年多的巨作。

08
《翼》Mesh Motion #03

历史上,嘉定是仙鹤的主要栖息地。张周捷依据其在地性,以鹤的形意融合现代科技,通过计算机的算法,将他对于自然的诗性感知与发现体现在作品中。这也是对现代科技发起全新的艺术形式的尝试和交互。

10
《翼》Mesh Motion #03 设计线稿

作品的核心是数个可监测外部环境的传感器,以敏锐捕捉风力、风速、温度与空气指数等数据,其羽翼下方的内置编程灯光随日夜交替和所收集的环境数据信息而变幻,而随着雕塑装置的循序展翅或收合翅膀,其飞舞形态如大自然莫测,随自然而万变。在偶遇强风气旋时,装置会开启“自我保护”机制,从而稳固地收起双翼。

DSC09230
《翼》Mesh Motion #03

在动态艺术的传统上,更多趋向自然演绎,即机械随客观环境动力变化,充满了不确定性。而这只数字雕塑《翼》则实现了完全智能化,通过电脑来控制艺术作品的装置动态。这个作品也成为数字艺术进入智能化的突破性实践。

13
《翼》Mesh Motion #03


无限循环、不断精进的 莫比乌斯环3.0

什么是莫比乌斯环?这是一种只有一个面(表面)和一条边界的曲面,也是一种重要的拓扑学结构,常被认为是无穷大符号‘∞’的创意来源。如果某个人站在一个巨大的莫比乌斯带的表面上沿着他能看到的‘路’一直走下去,他就永远停不下来。

14

张周捷实验室以计算机作为创作主体,用算法来呈现“∞(无穷大)”这一概念。“∞”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循环,于是便有了这件利用参数方程式生成的数字雕塑作品:「OBJECT #MS-16,莫比乌斯环3.0」。

15
莫比乌斯环设计稿

16
OBJECT #MS-16,莫比乌斯环3.0

张周捷数字实验室到目前为止做过三个莫比乌斯环雕塑,每一个作品都比之前的更加精妙和现代化。在最初的「莫比乌斯环1.0」,该作品没有灯光装置,且底座是开放式形态,安装和制作难度要求相对较低。

17
「莫比乌斯环1.0」设计线稿图

18
「莫比乌斯环1.0」实物图

「莫比乌斯环2.0」是进阶版的「1.0」,且提升的不止一点。「2.0」有13480个三角拼接面、16,581,375的3500次方种灯光场景变化、超过20万个焊接点、3500件LED灯套…… 360°视角下可以呈现百变观感。

19

20
「莫比乌斯环2.0」

而「莫比乌斯环3.0」更不了得,它是「2.0」的又一次突破。随着创作手法的转化和制作工艺的提高,「3.0」呈现了一个复合型的、多线柱关系的扭结结构。而如何实际去实现每一个转扭的角度和型态,是技术层面上最大挑战。

001 (3)
「莫比乌斯环3.0」

其中的每一焊点、每一片材都必须百分之百的精密无误对位,否则作品的各扭曲部分则不可能拢合安装,如此大体量的装置更是无法矗立。基于作品难度系数直线上升,实验室颠覆之前的横向拼接的制作方式,转而改成纵向走向的扭曲状片材。片材与片材之间并没有直接焊接起来,这对于钢结构的设计要求也非常之高。

001 (2)
「莫比乌斯环3.0」

与其说「莫比乌斯环3.0」是一件作品,不如说它是四件作品的整合,它将四组形态蜿蜒的纽结结构组合于一体。在数控灯光的装置设计方面,灯光带状的效果编程和制作,也比之前版本增加了数倍难度。

001 (1)
OBJECT #MS-16,莫比乌斯环3.0

「莫比乌斯环3.0」的成功打造,无论在造型设计,还是制作难度都刷新了以往的记录。这是张周捷实验室对数字艺术的创作语言更进一步发掘和探索,也是该系列的一个里程碑式作品。

自由生长的椅子EndlessForm®

在2018届「设计上海」,以EndlessForm®之名,近百把的数字座椅亮相上海展览中心的西花园,这也是张周捷数字实验室前所未有的家具展出规模。

24
EndlessForm®展览现场

EndlessForm®是由张周捷数字实验室创立于2014年的开创性家具品牌,以多样性和个性化著称。它经过4年酝酿,到2018年才正式推出量产化数字家具产品。

25
EndlessForm®设计稿

这次展出座椅的形态丰富多样,工艺复杂,充满了未来视角。每一张椅子的棱角、曲面、尺度等各不相同,仿佛一群自由生长的物体,迥异中又以相同的材料、近似的结构逻辑形成整体。

26

27
EndlessForm®展览现场

设计究竟能如何打破文化、设计师主观经验、不同人群的种种限制,像大自然一样包罗万象?十年前的张周捷反复问自己这个问题。当时Google刚发布“街景”系统、人工智能新方法论“深度学习”被提出,数个3D打印公司创立在即,数字时代的又一个新纪元正值黎明。与此同时,张周捷也在计算机的世界中找到了对自由、无限的解答。

28
EndlessForm®展览现场

EndlessForm®的每件产品都是人与计算机彼此协作、共同创作完成的结果——“人的情感、本能、需求与计算机的智慧相辅相成,前者的需要寄托于后者无限的演算上,‘人机结合’这一未来的创作及生产趋势也正被EndlessForm®预演、探索着”,如张周捷所说,人与计算机的联姻必定会引向一个全新的未来,会改变我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

【 打造专属你的 Sensor Chair 】

这是一个装有66个传感器,可以读取你身体姿势的各项曲线数据的“传感椅”(Sensor Chair)。当你坐下时,计算机就会读取你的数据,实时显示在屏幕上,灵活的弹簧就会即时生成你最舒服的座椅,为你打造独一无二的坐姿体验。

29
传感椅(Sensor Chair),设计稿


30
传感椅(Sensor Chair)

传感椅(Sensor Chair)的诞生,标志着张周捷的数字设计理念达成全新的完整度。在“使用者(人)—设计(设计师→计算机) — 物品(设计结果)”这三者的关系中,在传统流程里“设计”出自设计师之手,而在数字设计语境里,传统的“形制”设计诞生于计算机无穷演算的结果。

31
传感椅(Sensor Chair)设计稿

32
传感椅(Sensor Chair)展览现场

传统设计初期的调研过程,诸如对用户对象的行为、使用场景、爱好兴趣等综合性因素的取样,在数字设计流程中,则是化作一项项数据被计算机分析、读取——在张周捷这里,“传感椅”便是简化这个流程的枢纽。它好比计算机的一把现实刻度尺,为每个人量体裁衣。

34
传感椅(Sensor Chair)

“计算机演算的逻辑、随机变化是‘内因’,与此同时,人、环境等外界因素也影响着数字设计的结果,这些被我统视为‘外因’。这次展览重点探索的便是‘外因’,Sensor Chair是将‘外因’传输给计算机至关重要的媒介。但更重要的是,我想让每个人体会整套数字设计系统是如何运转的”,张周捷说。

40
张周捷

Q & A – 有 氧 问 答
Question (摩登大咖)& Answer(张周捷)

Q1:在您艺术创作成长之路上是否有特别的事或人(如:书籍、老师/艺术家或其他)对您有比较重要的启发呢?请问您为何会选择数字艺术的创作领域?

A1:我觉得人在成长道路上,都是逐步积累的。因为我从小就学画画,然后去了美院学设计。在国外接触了很多新的思潮,同时自己又开始反思,我觉得整个过程都挺关键的。最后选择做数字艺术,大概是在十二、十三年前,其实那时候还没有数字艺术这个概念,也没有所谓的计算机生成算法,这些都只是一个方法论,什么也没成型,整体就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

35
《有点关系——张周捷个展》

说到特别的事件,第一个是我在伦敦求学时摆过地摊卖画,那时候画的很多都是国画,但当地人对中国画的接受度很低,这让我意识到文化是有边界的,也让我重塑了对艺术的看法,艺术创作不应该聚焦在文化的表现形式上,而是更注重于核心的创作能力。

另外对我影响较大的是一些哲学的书,特别是道家关于自然造物的思想,让我对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所有东西都是变化的,只有变化才是最大的不变。我们人类在创造的时候,脑海里投射的东西都是固定,跟自然造物的方式不同,所以那时候就希望有个路径可以实现这种自然造物。恰逢2008、2009年那会参数化主义在AA(英国建筑联盟学院)开始兴起,我刚好在那里学习,第一时间感受到了计算机算法的可能性,然后结合前面的理念,就形成了自己的想法。

但当时这个领域是没有一个明确概念的,也没有具体的职业,我完全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去寻找。直到后面慢慢的这几年,数字艺术才成为一个新的门类。至于为什么要选择数字艺术和数字创作这条路,是因为我认为计算机的创造力有别于我们人类传统的创作方式,而且它还有很大的潜力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这对于我来说也是很有吸引力一点。

38
张周捷数字实验室受邀为上海外滩W酒店创作的艺术装置

Q2:现在艺术和科技的结合是一种趋势和探索的热点,而您一直坚持做数字艺术,请问数字艺术具体指的是什么?现在数字艺术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如何?

A2:我觉得数字艺术的介质肯定是数字化的,它可能是模型、3D、或者是图像、像素格,3D化、数据化、像素化都是它的媒介特性。同时在创作手段上也比较开放,应用程序、算法、建模等数字工具创作的都在这个范畴。

39
张周捷,《迷幻轨迹》,2018 © 失物招领博物馆

我认为技术和艺术,一直以来都是很重要的一个结合。反推达芬奇的作品,到现在的一些新媒体艺术,都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因为技术在不断迭代的同时,它也提升了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技术和艺术是离不开的,这是一个长期的主旨。

未来的发展趋势难以预测。但我一直从事这个行业,我能感受到大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也越来越能够接受这种数字化的作品,而且这种体验也是全新的,不再是一幅画,一个视频或影像的东西,它可能更多是沉浸式的、或者是人与作品的互动,交互方式,这些体验都是在以前没有的。这就是数字艺术的新颖之处,也是艺术发展一种的必然趋势。

42
张周捷数字实验室以“水”为元素的数字雕塑「Digital Wave, 激浪」

Q3:数字艺术这个概念听起来就很先锋,相信在实现这些想法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挑战和困难,您曾经遇到过哪些挑战和困难?又是怎么克服的?

A3:在这十年左右的探索时间里,遇到的困难挑战很多,其中最大的困难来自于技术,它直接制约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一个很大的瓶颈。你不仅要会编程,还得写有一些有意思的算法,如果这些技术手段不过硬的话,作品在也设计不出来。而且要把它做成实物,那你一定还要懂制造技术,制作实物的过程也是非常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同时你还得要有很多工程师配合,因为不可能所有东西都自己学,这里面很多挑战都来自于知识、经验以及能力上的束缚。

而且数字艺术是一个很新的门类,也没有很明确的定义,也没有相关的组织或者协会,或者相同的人群,就好像个体户一样,这也是一个困难。我只能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把每一次的作品做好,然后不断地去提升自己的艺术和技术方面的能力。学习,不断地学习,我觉得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对于创作者来说,不管是艺术家还是设计师,现在的技术门槛都比以前更高了。

十年前我的目标就是挖掘计算机的创造力,最终实现无尽之形。现在也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这是最为重要的。所有的困难和挑战他我都会努力去克服它,只要能够实现我最终的想法,最终的目标,我想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通过与张周捷的对话,相信大家都对数字艺术领域以及这位行业先锋有了更多了解。十年前,数字艺术就像一片未被开发的原始森林,它本没有路,只是张周捷走了,便把荆棘都踩在了脚下。他对于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坚持,让他在数字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宽,也越走越远。正如张周捷的作品一样,在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既照亮了眼前的路,也引导着走在后面的人。

43
张周捷与其作品「 Digital Flow 」

摩登氧分是艺术与时尚的跨界平台,已成功举办过多次潮流网红展、品牌跨界艺术展。定期更新有趣、好玩的展讯,将当代艺术推向大众,让你时刻呼吸艺术的新鲜氧分!觉得我们有趣?欢迎来调戏!

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