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沿着TIT创意园的特色小道,踏着斑驳的阳光,我们来到了一座白色的三层建筑物——美道画廊。这画廊风格西式,十分干净,明亮。画廊内正在展出张伟老师的个展 ----“阳光下”。
沿着TIT创意园的特色小道,踏着斑驳的阳光,我们来到了一座白色的三层建筑物——美道画廊。这画廊风格西式,十分干净,明亮。画廊内正在展出张伟老师的个展——“阳光下”。这次画展在这座光线充足、线条简约的画廊中展出,感觉非常和谐。迈入画廊,便感受到阳光透过落地玻璃,漫入整个展区。而与画展同名作品《阳光下》随即映入眼帘,画中是两个撑伞的少女,荧光黄的大脸蛋,仿佛灿烂的阳光被年轻的皮肤充分地吸收了。在张伟老师的画中总是少不了自己学生的形象,他们或玩耍、或跳跃或无所事事,但每个形象都充满着青春期的荷尔蒙,那种或好奇或喜悦或调皮的眼神正表达着张伟老师对青春的理解,他以自己的方式向青春致敬。当时间不断流逝之后,那一片片阳光与一个个鲜活的少男少女被永恒地记录在他的画面里,不断地感染着每一位观者。今天,作为张伟老师曾经的学生曹芷宁(摩登氧分艺术总监)也是今次展览的一幅作品的女主角,将带领我们展开一场师生之间,画者与被画者之间,关于回忆、关于青春、关于绘画的对话,从而让我们更接近张伟老师的艺术世界。
美道画廊
个展“阳光下”
当代艺术家张伟(左)摩登氧分艺术总监曹芷宁女士(右)
《阳光下》
摩登氧分:M
张伟:Z
M:张伟老师,这次为我们带来您的个展——“阳光下”,名字很简单却让人有着很多的想象空间,这个名字是从哪里得到灵感的呢?
Z:这是因为我有一幅作品叫做《阳光下》,灵感就从这张画延伸的。我的创作不是学院派写生模式,更多是随机性的,在整个创作的过程中,首先有大概的想法,比方说,我画了很多张“撑伞”的作品,最早就是这次展览的其中的作品《阳光下》。里面的女生是我在美院附中教学时的第一个班的学生,当年天气晴朗的时候,美院阳光很灿烂,而女生喜欢撑伞挡太阳。有一天在路上看到她们撑伞,觉得这个画面很好玩,脑海里深深地记下了这个画面。后来找她们再撑一次伞,拍摄下来进行创作,这个就是“撑伞”的原型。
《青春档案NO.1》
《自得其乐》
M:这幅《阳光下》的作品,和您之后创作的有关“撑伞”的作品,有什么关系吗?
Z:创作了《阳光下》这个“撑伞”的原型之后,我感觉,这是个挺有意思的素材,随后画过好几届的学生,创作了一系列有关于“撑伞”的作品;画面上也从一个女孩撑伞增加为一组女孩撑伞。创作方式也从一开始按照片创作慢慢转变为现场写生,让她们站在画板前面,撑着伞;有些作品是单人撑着伞,有些是(两到三个人)组合的,配搭着手拉着手等动作。我的写生都是比较写意、自由的,写生创作前,我脑海里先有个大概的构想,创作时还会根据现场的光线,对象的神情和姿态,随时局部微调整,还会根据我画面的需求来添加素材。
《好心情》
M:这次展览展出了您比较早期的作品,这批作品的用色和构图非常有意思,好像是有精心去设计过的,但我知道您的风格在这批作品之后,有了很大的调整,开始了写生风格的创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呢?
Z:坚持写生其实基本是06年之后的事,06之后都是这次画展(你看到的作品)的延续。这批作品基本是从90年后期一直到00年前期,大概是十年左右的跨度,那段时间还没有写生,还是拿照片作为创作素材,通常是设计感比较强。写生的思路是从这批画延续下来的,画了一段时间,我自己开始觉得应该改变一下,在一次头像色彩课的时候,教学过程中,开始是画模特,后来感觉画同学更直接更亲切,就试着开始对着对象作画。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让我创作时更有感觉。这种直接的写生创作,更加多是一种记录,非常具体、真实。一开始写生,对象是身边的人,画面也比现在小一些。现在回顾,大概有7、8年的写生经历,随着创作时间增长,从技术角度来讲,这种创作语言也更加成熟
《美丽时代》
《花样年华NO.1》
《花样年华NO.4》
M:曾经有文章说到您的油画作品是新生代潮流,您是怎么看待所谓“新生代”潮流呢?
Z:“新生代”这个词大概是90年前后,北京的评论家尹吉男提出来,这个词最早是出现在展览里。说的是我们同龄的那些艺术家,例如刘小东、喻红当时做展览的一个面貌。“新生代”是有区别于“85新潮”之前的那批画,区别于之前那所谓崇高艺术的画,“新生代”更多是开始关注身边的事物,画身边的事物。这种角度,从崇高化降为生活化,淡化了之前那种大的思潮、大的社会背景,从大的生活背景集中化、拉近化,开始关注身边的日常事物。后来这个词用得多了,就用于特指60后的这批艺术家当时所呈现出来的精神面貌。
《风景区》
M:观看过您的作品之后,发现您的作品抛弃了所有试图表达“伟大意义”的方式,选择了与自我生活息息相关的、富有青春气息的场景与人物,是什么促使您有这样的画风方向选择呢?老师的工作对您的创作会有影响吗?
Z:做老师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如果我不是做这个职业,我不会接触到这么多的年轻人,创作的题材可能是关注了其他的东西。但是,我觉得自己的性格,就算不是做老师,不是画年轻人,也会画这种感觉的东西。在我们那个年纪,刚好青春期,比较反叛,恰恰是改革开放初期,人的价值观正在重建,社会在剧烈变迁,信仰缺失,是对之前所谓崇高的东西,红色时期的意识形态,主流艺术的一种颠覆。当年我进入美院附中是80年,刚好是结束文化大革命那几年,出现了各种思潮,各种反叛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各种意识形态并存。这促使我们对很多重大的崇高的东西,兴趣不是很大,反而慢慢关注生活中的琐事。例如85年这张《海风》的作品,是我学生时期的作品,在海边赤裸奔跑,是一个创作的里程碑,其实是很单纯地表现自己的一种心情,一种释放。
《海风》
《海阔天空》
《彩虹》
《吸引》
M:我们观看了您几年来不同时期画青少年的作品,发现您的作品的画幅是越来越大的,这是原本就设计好的,还是说随意性地增加呢?
Z:开始创作比较大型的,有关青少年的作品,是《最后一课》这幅作品。当时写生的对象是当时毕业的那批学生,我是从他们入学后就一直担任他们的色彩专业课教学,直到他们毕业。当时是在这批学生毕业之际,也适逢老师作品展,我就想创作些有关学生的作品。一开始构想,作品的画幅并没有现在那么长。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都很积极,主动提建议说把自己也画上去。当时班上是20多位同学,最终都画到作品里面了,拼了四张画布那么长,相当大型的一幅作品。创作这幅作品的时候,我对人的动作也作了一些设计;让有些人是蹲着,有些是拿着画板,有些是望着我,对着我笑。作品完成后,当时业界也有不错的评价:对人物的精神状态的控制很好,手法很写意,捕抓到他们的神情也很准确。当时这幅《最后一课》还获得了2010年广东第四届当代油画艺术展最高奖(作品奖)。
《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M:我们知道您近期更将您的创作与慈善公益融合到了一起。能和我们分享一下相关的情况和未来的创作方向吗?
Z:早期创作还是在工作室画的,后来在不同的地方写生,在课室画,在别人家里画,在郊外画。现在我有个计划,就是去朋友家里画,走进朋友家里,不仅是画人,还有一些环境的创作。还有前段时间,番禺沙湾组织了一些画家,教一些外来工的孩子画油画,不收任何费用,而且政府提供了一个旧楼房作为场地。孩子在里面上课,我当时觉得挺好玩的,就利用假期的时间,把要用的工具运过去,在他们学习的楼房里画,画那些很活泼好动的孩子。作画的时候,要想很多方法和孩子沟通。在那里创作生活持续半个月,那种状态很舒服,很写意。(摩登氧分曾追踪报道张伟老师在番禺沙湾教学创作
M:大众总觉得艺术是高高在上的,但最近出现了一种艺术与商业跨界的趋势,引起了很多的讨论,您是怎么看待这些将艺术推向大众的活动呢?
Z:我觉得艺术不止是在画上,我自己是希望通过更多不同的跨界合作,尝试更加多新的东西。包括画画不止是在画布上创作,例如今次展览,奥迪汽车公司与画廊合作,让我在车身上作画。一开始展览是没有这个环节的,后来奥迪公司的店开幕,希望有艺术元素参与到新店开幕,便促成了这次创作。一开始构想了几天,要画什么,有想过重现这批画,但感觉效果不好,后来想到了我的猫和策展人的狗,画了一天时间,画的速度很快,用画人的方式,画得很写意。我觉得这样好玩,其实做艺术是一种很轻松的心态,我画画不太喜欢起草稿,我很相信自己的判断,画到这一刻的时候,马上判断到自己下一刻要做什么,这种工作方式,我觉得很有挑战性又充满未知性,也很喜欢这种创作方式。怎么在创作中将这种错变成一种对,我很享受这种过程。
张伟老师与曹芷宁女士合影(注:作品中短发女生正是摩登氧分艺术总监曹芷宁女士,时隔十四年,师生再次相聚)
谈笑风生中,我们意犹未尽地结束了这次采访。采访中,了解到张伟老师的艺术创作和他笔下一个个鲜活、拥有灵魂的人物的故事,还有那段画在阳光灿烂的日子。而他创作上的成长是时代的孕育也是个人的脚步,促使了他更真实、更自由的创作风格。让我们感受到,艺术创作是应该遵从内心的。在艺术创作同时,张伟老师也开始关注外来人士子女的生活,与社会热心人事一起让孩子们有机会了解与尝试艺术的创作,张伟老师正在以这种方式回馈社会。就像这次展览的名字“阳光下”,我们看到了灿烂的青春,还有爱与关怀,这种温暖不正是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最需要的情怀吗?摩登氧分将继续关注张伟老师,为大家带来更多关于他的艺术创作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