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次展览以“感知”为主要讨论对象。“感知”是相对于“观念”或“知识”而言的,基于直觉的综合感受,或者说,是直觉的综合体。在欧洲哲学里,“感知”类似中国哲学中的“体认”,即跳开语言及概念转换的,人对“被感知的对象”这一整体的直接接收:接收器不仅是大脑,还有整个身体和肌肤。“感知”与内心直接相连,而谈论“内心”时,才能在当代艺术的语境里,恢复内在的情感,感受,和关怀,而不是把这些当做消费的对象。观念是智力层面的,逻辑与哲思的片段;而感知是内心层面的,以复杂的逻辑架构所搭建的,非逻辑的整体。当代艺术需要的是内在
展览时间:2016年12月17日—2017年2月20日,每周二至周日10:00—22:00
展览城市:深圳
展览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白石路东8号O’ PLAZA欢乐海岸购物中心F3蓝楹坊11栋
盒子艺术空间
主办单位:华侨城欢乐海岸盒子艺术空间
策展人:许晟
统筹: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策划组
顾问:中山大学艺术文化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丽兹艺术(深圳)有限公司
开幕时间:2016年12月17日 15:00
参展艺术家:陈晓峰 范 勃 郭 工 申 凡 沈 也
盒子艺术空间即将迎来第九展“旁听——回到直觉”。此项目由独立策展人许晟策划,陈晓峰、范勃、郭工、申凡、沈也五位艺术家参展,于2016年12月17日在华侨城欢乐海岸盒子艺术空间开幕。
本次展览以“感知”为主要讨论对象。“感知”是相对于“观念”或“知识”而言的,基于直觉的综合感受,或者说,是直觉的综合体。在欧洲哲学里,“感知”类似中国哲学中的“体认”,即跳开语言及概念转换的,人对“被感知的对象”这一整体的直接接收:接收器不仅是大脑,还有整个身体和肌肤。“感知”与内心直接相连,而谈论“内心”时,才能在当代艺术的语境里,恢复内在的情感,感受,和关怀,而不是把这些当做消费的对象。观念是智力层面的,逻辑与哲思的片段;而感知是内心层面的,以复杂的逻辑架构所搭建的,非逻辑的整体。当代艺术需要的是内在的关怀,而不是对知识,或者关于知识的知识,以及由此而来的无边际的创造力的炫耀。
以“感知”为对象,并非一种创作层面的风格,或者主题;也不是任何概念化的,对“感知”的解读或预设。它是一种方法论,既有创作层面的;也有观看层面的。它是一种必然存在的普遍现象,却经常被忽略。当“感知”被普遍忽略时,艺术家的创作往往失去理论层面的支持,而不得不被动迎合理论的引导;进而失去对作品形式的深入可能,只能将其作为观念的附属品。所以,艺术需要在感知的框架中谈论观念,而不是相反。在感知的框架中,观念依然是合理的,它可以作为被感知的对象而存在。这一关系不能调转,否则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离内心越来越远。
【展览作品】
本次展览就邀请了经验丰富的,或者完全没有经验的艺术家,再次以一种实验的姿态,尝试在创作和展示中突出“感知”的存在,并唤醒一种更加深刻的,与内心有关的观看方式,以及对内心的重新关照。基于此,展览希望开启以具体的作品形式为起点的,可见的“形式”与内在的“本体”合二为一的观看。对艺术来说,最可见的表面即是最深刻的本质。“感知”的核心在于“自我”,而“自我”的核心在于“心”;心是一切的源起和结束。当代艺术所需要的因素很多,才华,知识,信息,历史,现场,材料,观众,金钱,创造欲……这一切都不缺乏,可艺术依然头绪纷乱,也许就是忽略了居于一切的中心的“心”,和由心而生的方法。
标题的所谓“旁听”是相互的,它是一种既“在场”,又“不在场”的情境,就像我们与自己的心的关系。当“旁听”不再是“旁听”时,也许我们的知与行都会更加明了。那么就试着先从旁听开始。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2017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