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摩登氧分 首页/艺术/艺术事件
展讯|研究室计划(第三回):运行中的“非形象

运行中的“非形象

2016年05月12日 本文来源:Modern 02 图片来源:Modern 02 作者:sykt
分享到:

内容摘要:第三回研究室行动推出【运行中的“非形象”】,描述从抽象到观念这个系统的基本情况,分为“抽象性非形象”和“观念性非形象”,也包括两者之间在“运行”层面的“交感互动”,而不仅是区隔。面对正在运行的“非形象”艺术,需要直面从抽象到观念的系统。

1


展览时间: 16/05/15-16/06/16
展览地点: 北京市西城区南新华街25号
参展艺术家:陈若冰、陈文骥、迟群、董大为、傅文俊、何癸锐、简策、姜吉安、李迪、李磊、梁铨、梁远苇、廖建华、林菁菁、刘俐蕴、刘麟瑶、刘商英、刘韡、刘旭光、卢征远、马路、马树青、马永强、孟禄丁、钱佳华、钦君、苏艺、谭平、汪建伟、王豪、王剑、王一、王易罡、闫博、颜磊、一山、展望、张方白、张伟、张羽、庄卫美(按姓氏字母排序)
策展人:王萌

    第三回研究室行动推出【运行中的“非形象”】,描述从抽象到观念这个系统的基本情况,分为“抽象性非形象”和“观念性非形象”,也包括两者之间在“运行”层面的“交感互动”,而不仅是区隔。面对正在运行的“非形象”艺术,需要直面从抽象到观念的系统,一是尊重艺术史上1911年第一张抽象绘画的诞生及其在“艺术观念”层面所引发的续动;二是尊重20世纪60年代末“观念艺术”爆发的思潮,从其发生语境到演变扩散进而对于当代艺术系统“动力机制”的提供。在交互的线索和动态中,“抽象”提供了“非形象”艺术的视觉形态,“观念”支撑了当代艺术的作品在“非形象”视觉中的“可以”,而在视觉形态和生效语境的艺术史之后,艺术家个体的工作语境及其发生点和对应面又在哪种具体的活力领域提供了个体独立的价值,从而激活了历史的线索导入今天的运行轨道和基本界面?面对今天21世纪艺术的基本状况和艺术家具体的工作语境,“非形象”艺术的运行到底是在一种什么样的运行机制下?这就需要进行一次“研究室策展”的动向追踪。

【展览作品】

2
谭平 演说 布面丙烯 100cmx120cm 2015.02

3
展望 应形1 仿汉白玉 尺寸可变 2010

4
梁远苇 早春图之一桌四凳 木板+木框架+铁框架+油画颜料 尺寸可变 2010

5
刘俐蕴 物之一:圆满 直径100cm

6
迟群 斜切-桔紫1 布面油画 200cmx150cm 2015

7
马路 要有水 综合技法 180cmx200cm 2014

8
刘商英 玛旁雍错27号 布面油画 160cmx240cm 2014

9
卢征远 无题颜料No.2015.05.10 布面油画+亚克力颜料 180cmx300cm+30cmx50cm 2015

10
李磊 借来一江春水1 布面丙烯 100cmx80cm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