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摩登氧分 首页/艺术/艺术事件
展讯|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无相万象

世界知名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中国首次个展

2016年02月24日 本文来源:Modern 02 图片来源:Modern 02 作者:crystal
分享到:

内容摘要:埃利亚松是当今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他是一个有着科学家脑袋的艺术家,并且他观照自然,又极其关注日常感受,这使他有一种能让空间充满能量的魔力。埃利亚松的作品并非一个单一的平面或立体,而是一种整体的感受,他的作品在不断邀请观众进入他的艺术世界,以此来唤醒观众内在的感官。

    

Haibao

    
主题: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无相万象
主办:龙美术馆
展期: 2016年3月20日至2016年6月19日
新闻发布会:2016年3月20日下午2:00
开幕式:2016年3月20日下午5:00
地点:龙美术馆 西岸馆 第一展厅、第二展厅(上海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
    
    世界知名的丹麦-冰岛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 的中国首次个展:“无相万象”(Nothingness is not nothing at all)将于2016年3月20日在龙美术馆(西岸馆)向公众开放。
    
    本次展览将集中呈现奥拉维尔•埃利亚松从1990年代至今艺术生涯各个阶段的作品,包括装置、雕塑、绘画、手稿和影像等。艺术家还为本次展览空间特别创作了几件新作,其中包括大型的场域特定装置作品——《开放的金字塔》(The open pyramid)(2016)。
    
    龙美术馆联合创办人及馆长王薇女士在谈及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时说:“埃利亚松是当今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他作品中的丰富性和巨大的张力令我非常欣赏和喜爱。当龙美术馆(西岸馆)的主体建筑还在建造的时候,他就花了很长的时间参观当时还是一片工地的美术馆。今天的这个展览就是在那时候萌芽的。他是一个有着科学家脑袋的艺术家,并且他观照自然,又极其关注日常感受,这使他有一种能让空间充满能量的魔力。埃利亚松的作品并非一个单一的平面或立体,而是一种整体的感受,他的作品在不断邀请观众进入他的艺术世界,以此来唤醒观众内在的感官。因此,我希望通过这次与埃利亚松的合作,通过邀请他的作品进入龙美术馆的空间,来唤醒这个空间的另一种全新生命,也让更多的中国观众能够在当地感受一个当代国际大师的艺术魅力。”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则说,“我想通过艺术作品来放大龙美术馆(西岸馆)展厅空间的洞穴感。这些艺术作品将邀请观众向内观看,探讨其感官在其中将如何作用,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梦想乌托邦提供可能。真实是基于我们自身的——是我们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和所做的一切。同时也是事物、艺术、空间和城市作用于我们的结果。艺术可以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有时颠倒乾坤,有时别有洞天——我希望为参观者带来一些这样的启示和疑问。在我看来,质疑‘这是什么’是一个开放的契机,它将为我们习以为常的一切提供协商与改变的可能。”
    
    本次展览将邀请观众深入空间探索,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互动,展出的各系列作品也以此为开启实验性研究提供了方法。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在作品的选择和陈列上精心呼应了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Atelier Deshaus)为龙美术馆设计的充满拱形元素且朴素的清水混凝土建筑。美术馆的建筑巧妙地结合了矩形展厅与弧形天顶,埃利亚松则因此带来一系列包含基础几何原理结构的作品,包括圆形、球体、立方、以及棱锥。伞拱结构为美术馆建筑创造出许多离散的点,埃利亚松也通过精确排布的作品群组将巨大的建筑内部分割为独立的空间。
    
    展出的大量作品都蕴含石、冰、水、或光等基本媒材。摄影与绘画系列作品则反映出埃利亚松研究色彩感知现象及探索世界的方法。光学器件、镜头、镜子和玻璃球加强了视觉感知的活力与主观性,为观众思考其在构建所见之物的参与性提供了契机。展览作品将引导观者去关注他们所栖息的空间和对其的感知,强调观者在探索及共创周遭环境和世界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作品欣赏】

1
《美》,1993 展览现场图片:斯德哥尔摩当代美术馆,2015
    
2
《你无声的运行》,2003 展览现场图片:马德里索菲亚王后艺术中心丽池公园水晶宫,2003
    
3
《植物观赏》,2003
    
4
《方形球体》,2007
    
5
《你消失的花园》,2011

    
【关于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touxiang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
    1967年出生,丹麦-冰岛艺术家。他的创作涉及装置、绘画、雕塑、摄影、影像等诸多领域。埃利亚松目前生活工作于哥本哈根和柏林。
    
    1997年至今,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在全球众多知名艺术机构成功举办过个展,其中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日本金泽21世纪美术馆(21st Centur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Kanazawa)、柏林马丁- 格罗皮乌斯博物馆(Martin-Gropius-Bau, Berlin)、巴西圣保罗SESC Belenzinho 和SESC Pompeia艺术中心及圣保罗州立美术馆(Pinacoteca do Estado, São Paulo)、威尼斯双年展(Venice Biennale)等。
    
    2003年,埃利亚松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 London)的涡轮大厅(Turbine Hall)制作了广受欢迎的大型装置《气候项目》(The weather project),吸引超过两百万人到场参观。
    
    2010年,埃利亚松与建筑师马岩松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共同合作项目《感觉即真实》(Feelings are facts)。2015年于广州的“镜花园”空间呈现展览《我们始终形神一体》(We have never been disembodied)。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重要的公共艺术项目还包括:
    1998 – 2001,在世界多个城市实施的《绿河》(Green river);
    2008,在美国纽约东河河畔呈现的《纽约瀑布》(The New York City Waterfalls);
    2005 – 2011,与亨宁拉森建筑师事务所(Henning Larsen Architects)合作打造的雷克雅未克音乐厅和会议中心(Harpa Reykjavik Concert Hall and Conference Centre)水晶外立面;
    2015,丹麦根本哈根的Cirkelbroen大桥(圆桥)。
    
    1995年,埃利亚松在柏林成立工作室,目前团队已近80人,其中有专业技术人员、建筑师、档案工作者、行政人员和厨师。他们与埃利亚松共同进行实验、开发、创作艺术作品和展览,并通过数字与出版等渠道纪录和传播其作品。
    
    2009 – 2014,埃利亚松在柏林艺术大学(Berlin University of the Arts)任教授,他与学校合作发起了艺术教育机构——柏林空间实验学院(Institut für Raumexperimente)。2014年,他成为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大学的艾尔艺术与设计学院(Alle School of Fine Arts and Design)副教授。
    
    2014年,埃利亚松与长期合作伙伴,建筑师塞巴斯蒂安•贝曼(Sebastian Behmann)在柏林成立了一个国际性的艺术与建筑工作室——他者空间工作室(Studio Other Spaces),工作室专注于跨学科和实验性的公共空间建筑项目。
    
    2012年至今,埃利亚松与工程师弗雷德里克•奥特森(Frederik Ottesen)共同致力于推广“小太阳”(Little Sun)计划,为生活在电力供应匮乏地区的人们制造及分发太阳能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