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以我自己的话来说:“这个时候我终于感觉自己从几个方面做好了这个系列创作的准备:题材上是强调空间的表达,语言上是借用丝网版画的肌理,画面整体是对空间平面感效果的追求。” 显然,在我的绘画实验中,现实情境和图像叙事交织、个人化与日常化混杂,图式和符号并置,全面进入微观(指图像引发的内心体验)的“小时代”。
怎样表现绘画的二维性以及影像在当代图像表达中的特殊作用(实时而又虚幻)是我在创作中一直贯穿的主线。波普是我在通向创作彼岸的一艘渡船。但是,我并未追随波普创作的主流——表现消费文化。而是把着眼点放在“社会景观”——这个现实主义视角上。而这种特点实际上和2000年以后形成的四川“新绘画”潮流其实是一脉相承的。
由于重视图像的表达,所以在总体上具有景观化的特征。我以挪用与并置的方法来处理图像,为画面营建了一个多重的视觉结构,同时借助于图像的叙事性,最终构筑了一种非线性的、断裂的、多重的意义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波普与绘画性表现的有效结合,使作品具有了较为稳定的个人风格,并日趋完善了自己的创作方法。
以我自己的话来说:“这个时候我终于感觉自己从几个方面做好了这个系列创作的准备:题材上是强调空间的表达,语言上是借用丝网版画的肌理,画面整体是对空间平面感效果的追求。” 显然,在我的绘画实验中,现实情境和图像叙事交织、个人化与日常化混杂,图式和符号并置,全面进入微观(指图像引发的内心体验)的“小时代”。

《干扰——隐匿的线索》 布面亚克力 3X2M 2015年

《干扰——真相之余多巴胺》 布面亚克力 2.2X1.2M 2015年

《河马的后现代生活》 布面亚克力 2.2X1.2M 2014年

《权柄的过山车》 1.6X1.2M 布面亚克力 2014年

《楚门的世界》 1.6X1.2M 布面亚克力

《对钢琴的公审》 1.6X1.2M 布面亚克力

《星期三的家庭例会》 1.6X1.2M 布面亚克力

《游,乐园》 1.6X1.2M 布面亚克力

《二次转译——1》 布面亚克力 1.6X0.8M 2014年

刘影
2004年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 获文学学士学位
2014年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 油画系获得硕士学位
现为重庆科技学院教师
参展或获奖:
2016 入选“首届墙报艺术家展”(北京今日美术馆)
2015 入选第六届“新星星艺术节”。(西安)
2015 参加 感知与场域——2015“四川美术学院新生代艺术创作”邀请展(重庆国泰艺术中心美术馆)
2015 参加“我曾这样寂寞生活——青年艺术家交流展”(重庆)
2014 参加“筑中美术馆2014年度名师提名展作品集”(北京)
2014 参加“追求卓越—来自学院艺术家作品展“ (全国巡展 ,首站上海油画雕塑院)
2014 参加“多型演变:一次近距离观察——新视觉艺术节2014”(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OCAT)深圳馆)
2014 参加“‘文轩•新象’——当代艺术百人邀请展 ”(成都)(成都文轩美术馆)
2014 毕业作品《对钢琴的公审》(布面亚克力)(系列4张)获四川美术学院奖,评为优秀毕业创作。
2014 作品《心的源头》(布面油画)入选“学院之光当代油画邀请展”(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2014 作品《清梦》(布面油画)入选中国油画学会主办的“可见之诗——中国油画风景展”(北京)(全国巡展)
2013 作品《一棵胡桃树》(布面油画)入选《庆祝2013年国庆.重庆市美术作品展》(重庆)(重庆美术馆)
2013 作品《为赋新词强说愁》(布面油画)入选北京今日美术馆《艺术院校大学生提名展》(北京)(今日美术馆)
2013 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年展,入选作品《为赋新词强说愁》(布面油画)
2012 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年展,入选作品《心的源头》(布面油画),并获得优秀奖。
2012 《开到荼蘼》入选第五届重庆市水彩画. 粉画展览暨第十届全国水彩画.粉画重庆市推选作品展。
2012 四川美术学院2012年“E.LAND优秀创作奖学金”。获奖作品《黑色大丽花》(布面油画)
2011 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年展,入选作品《黑色大丽花》(布面油画),并获得优秀奖。
2011 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年展,入选作品《天网》(布面油画)
收藏:
2015 作品《楚门的世界》(布面亚克力)被“重庆市美术馆”收藏(重庆)
2015 作品《鼓浪屿小洋楼》(布面油彩)被“中华儿女美术馆”收藏(厦门)
2014 毕业作品《星期三的家庭例会》(布面亚克力)(重庆)被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