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再次步入逵园艺术馆,面前展开的是一幅幅描绘着东山建筑与生活场景的黑白木炭或水墨画。画中的东山让人产生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建筑还是那些建筑,但人却多为民国的打扮和生活方式。这便是王受之教授的“东山印象”。这种印象用他的话来说,更多的是对当时住在东山的那群精英人群的印象。一种充满人文气息、精致格调的文化人儒雅生活。
再次步入逵园艺术馆,面前展开的是一幅幅描绘着东山建筑与生活场景的黑白木炭或水墨画。画中的东山让人产生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建筑还是那些建筑,但人却多为民国的打扮和生活方式。这便是王受之教授的“东山印象”。这种印象用他的话来说,更多的是对当时住在东山的那群精英人群的印象。一种充满人文气息、精致格调的文化人儒雅生活。
王受之先生为人熟知的是他著名设计理论和设计史专家、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终身教授,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等等的显赫头衔,又或者是他所写的《世界现代建筑史》、《世界现代设计史》等多本重要建筑史、设计史著作,但今天他对自己的评论只有一个“我是民国人”。
在他心里又满是“民国的情怀”。这次就让摩登氧分带着你跟随王受之先生的作品和采访去感受这种离我们既近又远的“东山印象”。
M(摩登氧分)
W(王受之)
M:王教授,这次展览的名字叫“东山印象”,我们看到您的作品里出现的人物都是民国的打扮,请问这是您个人的东山印象吗?
W: 确实,我一直想呈现民国时期的东山,因为我就是民国人,以前在东山住的都是精英知识分子。记得当时我4岁的时候,我父亲会拉着我去他朋友家,几个朋友一起听着黑胶唱片谈古论今,互相交流,那种文化的氛围,知书达礼的态度现在已经没有了,虽然建筑还能保留一些,但住在里面的人已经不是那样的人,因此东山也不再是我所感受过的东山了。有人问我,怎么可以恢复旧东山,其实是没办法了,因为最重要是人,城市也是因为人才有自己的性格,所以那样的人们散了,也就没办法了。
M:听起来蛮伤感的,您创作这些作品的时候也是这种情绪吗?
W: 是啊,说实话,我一边画其实是有一种忧伤的感觉。毕竟我在广州度过了7年的童年,经历了1949年“城头变幻大王旗”换帜,见证过老广州。
M:那对于新广州规划您又是怎么看呢?
W: 旧广州的规划是很好的,但新广州的规划是有大问题,比如珠江新城的设计就无法聚人气,冷冷清清的,而有些路段却非常容易拥挤,比如沙河,你都无法正常上下班。城市规划是要宜居的,但现在的广州或者很多大城市不是这样的。
M:正如有观点说现在国内一、二线城市成为了国外设计师的实验场,城市越来越浮夸但不一定是合理的。
W: 对,因为这个完全是一个概念上的错误,在国外很多知名设计师建筑师在国外是负责单一建筑物的设计,但在国内,政府却找到这些设计师规划一个区域甚至城市,这本来就是本末倒置的,这必然会导致很多问题。
M:那您作为建筑史和设计史知名的教授和学者,您认为国内外专业院校在培养设计师的时候最大的差距在哪里?
W: 还是回归到那句话,人文精神。国内经过几次教育制度的改革,人为地只注重了技术上的专业培养,但是却没有培养综合性的人才,所以很多国内设计师只会技术,但设计缺乏人文的关怀和思考。这是最大的差距,而且要改变难度很大。
M:这又回到您今次展览了,您刚刚说的东山的这种情况也是一样的吗?建筑和设计还是与人有莫大的关系。
W: 当然了,城市是因为人才有自己的性格,你看现在国内从南到北,越来越多城市都是一样的,你没太多办法分辨之间的区别,为什么,因为官员需要政绩,但是缺乏长远的考量,不是以人为本,以宜居为本,所以才造成了城市规划众多错位的问题。
M:那您希望今次展览给大众带来一些怎样的思考吗?
W: 我喜欢用木炭画画,希望把木炭画成水墨一样的感觉,所以这次的展览主要以木炭画为主,有少量的水墨画,还配上了一些文字,充当文本的角色。希望表达我对旧的城市、旧的东山的一些记忆,一些美好的时光的怀缅,也让没有经历过的年轻人一些印象。
后记:
由于展览开幕式当天,王受之教授的时间被排得满满的,所以我们的采访时间并不多。但是王受之教授的直爽与知无不言让我们印象深刻,而且他为我们呈现了不一样的东山印象,东山就在我们的眼前,我们可能多次路过,探访过,甚至进入过像逵园这样的漂亮的东山老宅子里看画展、喝咖啡,我们却无法体会到当年那些身穿笔挺西服或精致旗袍的知识分子或大家闺秀们是怎么聚在一起,他们有着怎样的精神和礼仪,他们在关注着怎样的话题,在当时巨变的中国是怎样保持自己一种有追求和格调的生活。当然我们也可以来到逵园,在王受之的作品里去细细品味这个既近又远的“东山印象”。
—作者:李俏华
王受之教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