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展览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纸本绘画作品,其中第一系列,就是森林里沉重但能感受得到的一种人在成长中获得养分并如常成长的梦境。第二系列是根据留守儿童的新闻事件进行的绘画,试图具有事件的真实性和直接性。展览第二部分是装置上的绘画,其中第一系列采用的是森林里被伐木工砍下但遗弃的树枝,每支树枝的横截面都是一个孩子的脸。最后就是造梦,描绘并连接一个人关于各个阶段的梦的可感图像。
展览名称:公主梦 陈子君作品展
开幕时间:2015年9月23日18:00
展览地点:法国巴黎A2Z画廊
展览个人阐述
关于公主梦这个主题,在展览中的运用是一种象征意义。梦,是由人最基本需求的愿望发展为极度浪漫的想象过程中。它的最美好主题是公主梦,所以展览取名公主梦。这里的公主梦,实际上也是指人最初的生存物质需求和情感渴求——爱与抚摸,由此才进而发展到精神上的追求和自我价值的体现,以及对美好的种种情景的向往和幻想。这是一个人自出生以来无论哪个阶段所应具有的平等和自由的部分,也是最需要的部分。梦最大的意义是给予人一个方向和目标,成为我们为之努力和前行的动力。
当我来到法国南部的尚邦市,每每漫步于森林里,我的内心也一直在思量和想象一个画面。那就是二战时期被尚邦市全民护救的那些犹太儿童,当地人给予他们那种超越民族和国界的父母般的爱和照料,使他们顽强成长,在林里,我仿佛看见了梦。我也终于明白,救赎人心的,是爱和梦。那么,最美好的形式语言也许是一种最温暖的表达?
展览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纸本绘画作品,其中第一系列,就是森林里沉重但能感受得到的一种人在成长中获得养分并如常成长的梦境。第二系列是根据留守儿童的新闻事件进行的绘画,试图具有事件的真实性和直接性。展览第二部分是装置上的绘画,其中第一系列采用的是森林里被伐木工砍下但遗弃的树枝,每支树枝的横截面都是一个孩子的脸。最后就是造梦,描绘并连接一个人关于各个阶段的梦的可感图像。
展览的最后一部分是我用蜜糖般质感的PAL描绘出生命体验中不同阶段的需要和向往的梦。其中,最想突显的,是源于一个萦绕在心的中国特有的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现象。今年频频发生了留守儿童的惨案,比如6月贵州毕节四兄妹服毒自杀,紧接着湖南留守女孩因琐事把下了药的可乐递给玩伴的两姐妹致她们死地,7月留守男孩因拒绝考试被抄袭遭群殴致死,8月幼女被性侵姐弟俩遇害······这个问题可以简单理解成中国现代城市化建设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但在问题的背后,却是复杂的社会逻辑和政策失衡,以及导致这些“亲情饥渴”的孩子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这些占据中国儿童五分之一以上的留守儿童,将何去何从?又将为社会造成多少惨痛的不可预知的后果?作为一位最普通的妈妈,我一直在反思我能做的是什么……
展览访谈:
V=Vicky
ZJ:陈子君
V:就这次展览的“公主梦”这一主题,你的理解与构思是怎么?
ZJ:我认为所谓公主梦是由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再发展成为极度浪漫的想象过程,是一个对物质的要求和精神的追求
V:明白!你认为的公主梦是一种现实与梦想的结合。
ZJ:是的,这个梦是不分阶层、贫富,人人都有权力拥有的。
V:可否谈一下引发这次作品创作的灵感来源?
ZJ:今年6月在中国贵州出现一系到留守儿童事件,其中最震撼的是四个儿童(一男三女)喝农药自杀事件,其中哥哥13岁最小的妹妹才5岁,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校园暴力及少女被侵犯事件,得知这些事件后心里非常难过,总在想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他们的父母怎么了?
V:这是现实中国的一个现象,也是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一部分人的付出让国家富裕强大,但换来的代价却是原生家庭的破裂,和给孩子与社会造成了极大隐患。
ZJ:这的确是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据2013年统计数字显示留守儿童数量达到6千万,作为一名艺术家同时也是一名母亲我能为他们做的唯有创作~
V:的确!现实比想象更残酷,儿童内心的创伤可能是一辈子无法填补的黑洞!
V:可以再谈这次法国尚帮的艺术交流的感悟和收获吗?
ZJ: 尚邦这座城市对我有特别意义。它在二战时拯救了了仟名犹太孤儿,在这儿的每一处你都能感受到那超越民族、国界、信仰的关爱,这里的大自然也会给人一种无限生命力,我觉的我所认知的公主梦在这实现了。
V:这一点在你作品的表达上可以找到,人、阳光、生命~有种喜悦的表达!另外再谈谈这次作品的表达手法和材料运用吧。
ZJ这次展览作品分为两大部分:绘画与装置。其中绘画分为两个系列:一是尚帮的森林与梦境;二是对留守儿童事件及状况的记实表现。装置部分的材料是森林里被砍下废弃的树枝,但我在这里发现了叧一种生命的记存,我用自己的技法去做一个自然的还原…另外就是新的3D笔的尝试~把所有的梦境都窜联起来。
V:这次展览有特别的意义:无论从时空、事情、技法材料运用上都具有它的特殊性,非常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