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摩登氧分 首页/呼吸之间
为什么这么恐怖却成为被偷最多还价值上亿的画?

人生已经如此艰难,你就呐喊吧!

2015年04月27日 本文来源:Modern 02 图片来源:Modern 02 作者:betty
分享到:

内容摘要:有个艺术家一直在传播“负能量”,人们还对他沉迷不已,你一定会觉得是在逗你吧?和大咖争论之前,你先看看这幅画,这位艺术家——爱德华·蒙克和他的《呐喊》!

    
    每个人都喜爱能令人心情愉快的事物,都希望生活中充满正能量,人生已如此艰难,为何还要为难自己呢。如果大咖说有个人一直在传播“负能量”,人们还对他沉迷不已,你一定会觉得是在逗你吧,谁会这么重口味?和大咖争论之前,你先看看这幅画,这位艺术家,没错,就是他,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和他的《呐喊(Skrik)》!

6351987022280911101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
    
19300001056299129290344858415_950
《呐喊》1893

    
    画面中央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他似乎正从我们身边走过,捂着耳朵,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变形扭曲,使人想到了与死亡相联系的骷髅或鬼魂。这一完全与现实隔离了的孤独者,似已被他自己内心深处极度的恐惧彻底征服。他几乎听不见那两个远去的行人的脚步声,也看不见远方的两只小船和教堂的尖塔。“只能是疯子画的!”蒙克在该画的草图上也写道。
    
人们对这幅惊悚的画沉迷不已
    幅画让世界不安了一个多世纪。可它并没有被人们弃而避之,反而被模仿和复制的次数远超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在模仿的过程中搞怪的面容,也许能摆脱一些不安,感受一些欢乐。

6c626de59e561037f60b26
人们争相模仿《呐喊》画中人
    
20120112104354240
人们争相模仿《呐喊》画中人
    
17984376
原来emoji这个表情是这样来的!
    
12776245765358
麦当劳叔叔,你怎么了!
    
20150424172608
奥特曼,你又怎么了!
    
6619177646955944162
冰桶挑战,我也来!

    
    有人说,它描述噩梦般的情景,令人不安,但却使人着迷。因为这幅画显然拥有某种更深奥的涵义——它象征了恐惧和焦虑,每个人都会有情感共鸣,所以世界各地的人,都很容易觉得心有戚戚焉。因为很多人都会有画中人那样“站在一座桥上想尖叫的感觉”。这幅带有强迫性的画作,正是它吸引人的地方。

a0fae7b2gw1elscn2rwghj209g09jq43
别打我!
    
150427100752
人们恶搞的《呐喊》
    
greg
迈克尔·杰克逊看到了什么!
    
138935856143421
人们改编的《呐喊》
    
rd061031010
奥斯陆青年的街头涂鸦

    
    它还是为数不多的能发声的画。描绘尖叫是个非常矛盾的理念,画的本质就是沉默。但这却是一副能够发声的画,一眼看去,那声刺破天空的尖叫仿佛也在你的耳边回响。有多少人试图描绘充满感情的声音?光是这个构想就充满了创意。也许正因为如此,它一直大受欢迎,被无数人试图模仿和超越。2012年5月2日纽约苏富比拍卖上,它已以1.199亿美元成交。它还是被偷窃次数最多的画作,曾被盗过两次,幸好都完好地被追回。

0150427100806
2012年5月2日纽约苏富比拍卖会

    
究竟是什么让画中人如此惊恐?
    每个人看这幅画都会想到这个问题。乍看之下,这个问题似乎愚不可及,呐喊的显然是个难以承受苦楚的人啊!但你可知道他惊恐是为何?

19300001056299129290344858415_950
《呐喊》1893

    
    这幅画让人惊骇的原因,有一部分来自场景中难以言喻的痛苦,和无法表达强烈内在感受的无力感,声音并不是来自画中人的嘴巴。周遭的一景一物都在呐喊,画中人却是有口难言,他什么都没有说,甚至无法动弹,有点像被噩梦惊醒,尖叫却没有人听到。

234235
周遭的一景一物都在呐喊,画中人却是有口难言

    
    发自周遭环境的呐喊,是让蒙克执迷不悔的创作理念。1892年,蒙克在日记里记录了这么一个事件:“我和两名友人在落日余晖中散步,心中感到一股淡淡的哀愁。突然间天空变得一片血红。我停下脚步,疲惫地靠在栏杆上,凝视着像剑尖鲜血般悬挂在阴暗峡湾和城市上方的云彩,我的朋友已经走了,我全身颤抖地站在远处,仿佛听到一声尖锐呐喊,划破寂静。”为了重现那次可怕的体验,蒙克选择了那次散步的地点作为背景。画中人身后的风景,并不是虚构的。

20150424154941
红色的背景

    
    红色的背景源于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火山灰把天空染红了。画中的地点是从厄克贝里山上俯视的奥斯陆峡湾。蒙克在画中纳入了一些明显的地标——峡湾和老旧的阿克教堂,这是所有挪威人都耳熟能详的地方,让我们轻易地得知这幅画的地理背景,让人清楚知道这是他的亲身体验。

awda
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发
    
20150424110003
老旧的阿克教堂
    
20150424105609
画中人就是站在这个位置

    
    画中人似乎站在桥上或码头上,事实上他是站在厄克贝格悬崖旁的古道上。对蒙克而言,这个地方充满了痛苦的回忆。这个地方位于奥斯陆的贫民区, 1893年,蒙克的好友凯勒洛罕在附近的森林饮弹自尽;当时专门收留女性精神病患的奥斯陆医院也在这里。在蒙克着手创作《呐喊》系列作品时,他挚爱的妹妹罗拉,因躁郁症而住进奥斯陆医院,据说站在这里就可以听到女性精神病患的尖叫声。此外,附近也有几座屠宰场,蒙克听到的也许是待宰动物的哀号声。那天他和友人散步时,所有的苦难如排山倒海般地涌来,眼前一切景象变得令人昏乱、恐惧,让他不可抑制地掩面狂呼!

xa
厄克贝格山上俯瞰奥斯陆
    
3453
克贝格悬崖旁的古道

    
上天对蒙克如此不公,没人比他更想对这个世界狂吼一声!
    蒙克创作《呐喊》时才29岁,但已诸苦备尝。五岁丧母,父亲狂暴。14岁那年,他最喜欢的妹妹苏菲死了,罗拉被诊断出罹患忧郁症。蒙克则长期处于病弱和忧郁状态,徘徊于疯狂边缘,他一辈子都在苦撑。“自打我出生后,疾病、疯狂和死亡就像恶魔般地纠缠着我,阴魂不散。我从小被灌输的观念是:人生痛苦无常。”

13
左图为蒙克早逝的姐姐苏菲3岁时的留影,右图为作品《逝去的母亲》,描绘母亲去世时的情景

    
    他从小只能把所有的情绪发泄在画里,试图坚强。1889年,蒙克决定了他艺术创作的方向:只画有血有肉,有苦有爱的人。他的意图在《呐喊》中,展露无遗。他的情绪的发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透过一系列描绘一个虚空世界的素描和画作,逐渐成型。

16
起先蒙克的素描呈现的是一名在空旷大地上禹禹独行的男子

    
    在另一幅素描中,这名孤独男子戴着礼帽,倚在栏杆上眺望水面上的一艘船,这是蒙克1892年在日记中描述的场景。后来,蒙克将忧郁男子移到前景中,他身后血红的云,无情地吞噬着昏黄的天空,看似极端——这就是《绝望》。日后的蒙克曾说《绝望》是《呐喊》系列中的第一件作品,他从未停止寻找自然界中骇人的尖叫声。

ghed
另一幅素描

    
    蒙克沉迷于自身的痛苦和企图的宣泄中,无法自拔。他无止境地修改、复制《呐喊》。《呐喊》共有105个版本,其中5个版本是绘画作品,100个版本是版画,还有2幅蜡笔画。它们都是饱含劲道的“呐喊”。现在广为流传的有4个版本。他还创作了“人生焦虑三部曲”,包括1892年的《绝望》、1893年的《呐喊》和1894年的《忧虑》,《呐喊》是其中冲击性最强的一幅。而蒙克曾说自创作《绝望》后,他从未停止寻找自然界中骇人的尖叫声。

153
绝望 Despair 1892
    
12
忧虑 1894
    
2341
第一版《呐喊》(1893年版)为蛋彩蜡笔绘于木板 91*1837.5px 现藏于挪威国家博物馆
    
2ban
第二版的《呐喊》(1895年版)是平面印刷版,藏于挪威蒙克博物馆
    
3ban
苏富比拍卖的是第三版(1895版),为板上粉彩,79*1475px。是唯一的私人收藏
    
19300001056299129290344858415_950
第四版《呐喊》作于1910年,蛋彩木板,83.5*1650px,现藏于挪威蒙克博物馆

    
不同年代的人都能从它那里找到焦虑的共鸣
    蒙克的画一直让人不安,但它的的吸引力,与日俱增。因为他的画一直是情绪的载体。它不只是一幅画,它像病毒般蔓延,影响了整个流行文化的理念。到了21世纪,它的呐喊似乎更为震耳欲聋,成为充满压力和焦虑的现代生活的象征,每个深陷焦虑的现代人想掩面狂呼时,总能想到它。

0150427100833
自画像

    
    蒙克努力发掘人类心灵中的各种状况,来表现疾病、死亡、绝望、情爱。他的创作是“心灵的现实主义”。他的惊人力量来自于他对自己内心世界不加掩饰的忠实表达,也正表达了世间人的心。正如生活现实,悲剧来临时,都想逃避,但都得面对。这幅表面惊悚的画作,无形中引导了人们勇敢面对抑郁,宣泄心中的不快,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赶走负能量的出口,吸收正能量的入口。

141
老年时期的蒙克

    
    焦虑的情绪人人都有,不只是蒙克。人一辈子总会遭遇无法预测的种种,把抑郁的情绪大方地发泄出来,并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人生需要发泄。无论你采用何种途径,大吃一顿、大哭一场、还是像蒙克一样狂吼一声,把心中的抑郁排出来了,心灵才有空间去容纳新的快乐!